根据关键词找到演讲


按主题筛选


浏览
演讲
向社会发表的声明
毕业典礼上地址


这是什么意思,华生?(2011年春季毕业典礼演讲,星期六下午)

  • 日期:05/07/2011
  • 作者:Luis M. Proenza博士(阿克伦大学校长)
  • 地点:E.J.托马斯表演艺术大厅
  • 在2月的三天里,人类到达了一个历史转折点。或者没有任何重要的事情发生。这完全取决于你问谁。

    可以肯定的是,从2月14日到16日,一台名为“沃森”的IBM超级计算机——以该公司创始人托马斯·j·沃森(Thomas J. Watson)的名字命名——在电视问答节目《危险边缘》(Jeopardy!)的一场备受关注的为期三天的比赛中,决定性地击败了两名人类对手。

    一些未来学家和权威人士认为这是一个领头羊事件,“(计算机)通过著名的‘图灵测试’只是时间问题,在这个测试中,聊天框程序竞相欺骗人类评委,让他们相信自己是人类。”《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学者斯坦利·费什(Stanley Fish)等人则对这一事件不屑一顾,称沃森“无法复制人类日常行为和思想的成就”。

    有人窃窃私语说这是在作秀。沃森打败的对手之一是《危险边缘》(Jeopardy!)肯·詹宁斯(Ken Jennings),他温和地在自己的卡片上写道:“我个人欢迎我们的新电脑霸主。”詹宁斯后来在网上聊天中承认,我们所看到的并不是一台电脑比两个人更聪明,而是电路板速度在激活蜂鸣器方面战胜了人类神经网络。[2]

    在比赛中也有这样的时刻,就像重量级拳击手被一记重拳击倒一样,令人敬畏的沃森用令人费解的不合逻辑的答案错过了问题。

    让我们不要忘记,沃森花了几年时间、90台计算机服务器和一组程序员才达到这一点。即使假设计算机性能持续进步,最乐观的估计是,要想将如此强大的功能挤进台式计算机,还需要10年的时间。当然,为了达到我们的能力,人类的大脑经历了几十万年的持续进化,而计算机的进化才半个多世纪。

    那么,这一切仅仅是一种出色的营销策略,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吗?在这种局面中,美国广播公司(ABC)获得了尼尔森(nielsen)的收视率,而IBM获得了全国的关注,从而推出了一款新产品。

    恐怕没那么容易。这三个冬夜确实发生了一些重要的事情。随着我们进入问答机器时代,沃森引领我们进入了人类道路的另一个弯道。

    回想一下我们所目睹的。当被口头询问一个问题时,计算机会说出它的答案。考虑问题的类型。它们是谜语、押韵和俏皮话,而不是简单的是或否问题。计算机识别出模式和关系,并迅速、准确、清晰地做出反应。

    关于沃森是否会思考,我不想陷入形而上学的争论。作为毕业生,我想提醒你们注意两点,这两点对你们来说应该很重要:一是计算机能力的加速增长,二是它的商业含义。

    据《金融时报》报道,即使是计算机科学家中的怀疑论者也承认发生了一些重大事件。麻省理工学院机器人教授罗德尼·布鲁克斯(Rodney Brooks)说:“如果你在五年前和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清醒人士谈论这个问题,他们会说这是20年或30年以后的事情。”

    1965年,英特尔的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预测,处理器的处理能力将每18个月翻一番,价格相应下降。这一预言后来被称为摩尔定律,它在人的一生中,把我们从占据整层楼的大型机时代,带到了功能强大得多、塞在口袋里的iPhone。如果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走了这么远,我们下一步要去哪里?

    像著名作家和发明家雷·库兹韦尔这样的未来学家认为,计算机不仅变得越来越快,而且速度还在增加,并将继续增加。事实上,库兹韦尔非常确信这种指数增长将导致技术奇点——技术进步几乎瞬间发生的一个点——2009年,他和X奖创始人彼得·戴曼迪斯在硅谷建立了奇点大学,培养未来的领导者,他们将“促进指数级先进技术的发展,并应用、关注和指导这些工具。”[vi]

    然而,这种观点并不是一致的。其他同样知名的权威人士则更为保守。弦场理论的联合创始人加来道雄(Michio Kaku)表示,除非出现重大技术突破,否则计算能力翻倍的速度将大幅放缓,或许就在这十年内。

    不管谁是对的,我们所知道的是,商业的速度正在加快。2月17日,就在Jeopardy!匹配——美联社报道,IBM公司已经与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和马里兰大学医学院两家医院签署协议,测试沃森技术。【vii】《今日美国》2月17日报道,IBM与8所大学合作,探索沃森“深度问题”技术的新用途。【viii】

    据《纽约时报》报道,IBM高管还在与一家主要的消费电子零售商讨论开发一种沃森版本,可以在从技术支持到购买决策的所有方面与消费者互动。这引发了人们对沃森在众多应用中的应用的猜测,从帮助杂货店的购物者找到他们想要的商品,到在机场和火车站回答旅行者的问题。

    其他人则对沃森的影响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作家斯蒂芬·贝克说:“这些问答机器很快就会在办公室和实验室里与我们并肩工作,并迫使我们调整我们的学习和思考方式。”“沃森是一种高度颠覆性力量的早期发现……关键是不要把这些计算机视为人类的模仿者,而应将其视为强大的工具……这些工具的‘智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他们传递的信息。”[x]

    未来学家加来道雄(Michio Kaku)对此更进一步。他预计,也许在10年或20年之内,当你脖子上出现恼人的疼痛或奇怪的咳嗽时,你看到的第一个人将根本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助手。

    新技术不可避免地引发了经济学家所谓的创造性破坏浪潮。新产业兴起,旧产业被淘汰,一个领域的工作岗位被淘汰,另一个领域的工作岗位被创造出来。正如约翰·马尔科夫在《纽约时报》上所说的那样,“经济学家(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尽管新形式的自动化可能在短期内取代工作,但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的速度将继续超过任何杀死工作的技术。”[12]

    毕业生们,这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教训。技术可以增强我们的潜力,如果我们有远见和灵活性去使用它。或者正如一位美国哲学家雄辩地说过的那样:“在剧烈变化的时代,是学习者继承了未来。”[13]

    毕业生们,你们是学习者。你们是继承者。



    [1]雷·库兹韦尔,《当计算机在危险中击败人类》,《华尔街日报》,2011年2月17日。意见页面

    [ii]马修·林利,沃森超级计算机在危险中被孤独的物理学家击败——人类万岁!, 2011年3月7日,Venture beat

    [iii]库尔扎伊尔,同上

    [4] Richard Waters,《金融时报》,2011年2月16日,“信息技术:心理游戏”

    [v]列夫·格罗斯曼,2011年2月10日,《时代》杂志,“2045:人类成为不朽的一年”

    (六)http://en.wikipedia.org/wiki/Singularity_bet365官网

    [vii] 2011年2月17日,《华尔街日报》,美联社报道,“Jeopardy!赢了,IBM的程序就出来了。

    [viii] Dan Vergano,《今日美国》,2011年2月17日,沃森玩《危险边缘》!“好吧,但它还能做什么?”

    [ix] Ron Lieber,纽约时报,2011年2月17日,雄鹿专栏,“ibm的沃森能为你做什么?”

    [x] Stephen Baker,《华尔街日报》,2011年3月14日。《华生远未初等》a17页

    [xi] Glenn Harlan Reynolds, 2011年3月23日,《华尔街日报》,“让我们希望机器人是好人。”

    [xii] John Markoff,《纽约时报》,2011年2月14日,“赢得未来的战斗:计算机与人类。”

    [xiii] Thinkexist.com: http://thinkexist.com/quotation/in_a_time_of_drastic_change_it_is_the_learners/10724.html

  • 主题类别:技术进步
  • 标签:[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
  • 归档:演讲;